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济宁免费公交陷两难:市民叫好财政叫苦,咋收场

点击次数:199 发布日期:2025-11-24

六点半的济宁公交,脚能沾着地就算你赢。 这话听着像段子,可每天挤在铁罐头里的上班族,心里怕是比谁都清楚。

这事儿得从那份免费午餐说起。当初,为了让大伙儿出行方便,尤其是给通勤族省点钱,济宁从2025年4月底开始,大笔一挥,早晚高峰(6:00-8:30、17:00-19:00),市区的公交车随便坐,不要钱。听上去,这绝对是件暖人心的好事,城市有温度,实实在在地给市民发福利。政策一出来,不少人拍手叫好,毕竟,一天省下几块钱的交通费,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可日子一久,味道就有点不对了。免费的好意,像是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大石头,涟漪荡开,把水底的泥也搅了起来。早晚高峰,本就是最紧张的时候,现在更是成了战场。那些原本骑电动车、或者错峰出门的,一看有免费公交,都赶着趟儿来体验。车厢里塞得满满当当,前胸贴后背,司机踩一脚刹车,感觉五脏六腑都在跟着晃。济宁到曲阜、兖州那几趟跨区线路尤其严重,等车的时间越来越长,车来了也未必挤得上去,那份通勤路上的焦躁,别提有多磨人了。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大爷大妈,本来没啥要紧事,也趁着免费时段出来溜达,买棵白菜也得坐上两站地。你不能说人家不对,政策摆在那,人人平等。但对于那些掐着点打卡、迟到一分钟就要扣钱的年轻人来说,这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公共资源就那么多,蛋糕被分得太碎,真正饿肚子的人,反而可能没吃饱。

当然,咱们的城市管理者心里也有一本账。这份全民福利背后,是实打实的财政补贴。车子要跑,司机要发工资,油电的消耗,车辆的维户,哪样都离不开钱。一边是市民的既要还要,一边是财政口袋里的捉襟见肘。这种纯投入的模式能撑多久,谁心里都没个底。马上就要到年底了,12月31日就是政策的到期日,这道选择题,就摆在了桌面上:是继续、是调整,还是干脆停掉?

取消?恐怕立刻会引来一片骂声。刚刚尝到甜头的市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肯定第一个不答应。人们会说,城市发展了,怎么还开倒车?但如果完全照旧,那早晚高峰的拥挤和财政的压力,只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说白了,简单的续或停,都是在走极端。

最近也听到一些风声,说可能会搞个优化版。比如,把免费的对象和时段切得更细一点。早八点半前、晚五点后,主要保障上班族,拿着身份证就能免费;至于其他平峰时段,继续保留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让他们买菜、看病、逛公园,悠哉悠哉。那些有优待证件的特殊群体,比如残疾人、退役军人,依然全天候免费。这个思路听上去,像是在给一把钝刀重新开刃,把劲儿用在刀刃上。

这样一搞,既能把通勤的年轻人从拥挤中解脱出来,也能让老年人享受应有的优待,还不至于让财政压力大到喘不过气。说到底,政策的好坏,不在于它听起来有多响亮,而在于它落到实处,能不能让大多数人感到舒适和公平。

济宁这座城市,从一开始给老年人免费,到现在给全民高峰免费,民生的底色一直挺暖。现在,考验城市治理智慧的时刻又到了。公交车,就像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它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是让它继续拥堵发热,还是给它疏通降温,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比单纯地花钱,要难得多。

年底之前,答案总会揭晓。但愿这城市的好心,别因为操作不当,最后办成了一件大家都不舒坦的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