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黄金新规出台,要严管金首饰乱收工费,你手里的黄金可能要贬值了

点击次数:200 发布日期:2025-11-23

哈喽大家好,我是标叔。

今天用普通人能看懂的话,结合官方政策和市场现状将黄金讲明白。

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5年第11号)正式实施,这是继2002年、2008年后国内黄金税收政策的最大调整。

短短10天内,深圳水贝黄金市场从暂停出货到品牌金店集体涨价,周大福、六福珠宝等品牌足金首饰单价突破1259元/克,较新规前暴涨61元/克。

更让普通人揪心的是,不少人拿着旧金饰去回收时发现,100克的金镯子比上个月少卖了近2000元。

黄金新规到底藏着什么门道?你手里的金条、金首饰真的要贬值了吗?

这次黄金税改不是临时政策,而是明确执行到2027年12月31日的长期调整,核心就两件事:给黄金“定身份”、按渠道“收税费”,所有规则都写在财政部官网公示的公告里。

新规首次清晰划分了“投资性黄金”和“非投资性黄金”的界限,二者的税收待遇天差地别:

投资性黄金:指纯度99.5%及以上的金条、金锭、金片,以及央行批准的法定金币(比如熊猫普制金币除外的金质货币)。这类黄金通过正规渠道交易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简单说就是“免税”。

非投资性黄金:除了投资金之外的所有黄金,比如金镯子、金项链、金耳环等首饰,还有工业用金。这类黄金的企业进项税抵扣从13%降到6%,相当于税务成本直接增加7%。

举个直白的例子:金店进1公斤黄金做首饰,以前能抵扣13000元税,现在只能抵扣6000元,多出来的7000元成本要么自己扛,要么转嫁给消费者。

从市场反应看,品牌金店已经直接选择涨价,把成本转嫁给了买新金的人;而回收旧金时,金店为了覆盖税费,只能压低回收价。

新规明确,只有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金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期所)交易的“标准黄金”能享受税收优惠。

换句话说:

去银行买标注“上金所会员出品”的金条,免税;

在金店买没标注交易所来源的金豆、小金条,要交13%增值税;

朋友圈私下交易、路边小金店回收,因为没走官方渠道,回收商要补税,肯定压价收你的黄金。

深圳水贝的批发商直言“暂时没法卖”,就是因为非交易所渠道的黄金定价要包含新增税费,一时算不清成本。

“贬值”是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但不是所有黄金都会跌价。

关键看你的黄金“身份”和购买渠道,这三类情况要特别注意:

1.金首饰:回收价跌了,“戴着好看”成主要价值

如果你手里有金镯子、金项链等首饰,大概率要面临“卖不上价”的问题,核心原因是金店的回收成本飙升了。

以前金店回收旧金,主要看纯度,纯度够就能按市价收。

现在不一样了:金店回收非交易所渠道的旧金后,再加工销售时只能抵扣6%的税,比以前少抵7%,为了不亏,只能压低回收价。

有回收商算了笔账:以前100克足金能卖9000元,现在最多给7800元,足足少了1200元。

更关键的是,新规没改变金饰“价税合一”的销售模式——你买新金时,价格里已经包含13%增值税和5%消费税,现在商家又加了7%的成本转嫁,买新金更贵,卖旧金更便宜,一进一出差了不少钱。

不过也不用慌:如果金首饰是结婚、生子时买的,自己戴或者传家,影响不大,毕竟黄金的“情感价值”还在。

但要是想靠金首饰保值赚钱,基本行不通了,以后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戴着好看”。

2.非官方金条/金豆:没发票难变现,越放越“不值钱”

很多人以前在小金店买过金条、金豆,觉得“都是黄金,哪里买都一样”,现在新规下,这些“非官方黄金”的麻烦来了。

新规下,企业客户买金条没法抵扣增值税了,所以很少会收个人手里的非官方金条,接盘的只剩其他个人,买家少了,价格自然上不去。

更麻烦的是“身份证明”:如果你的金条没有上金所、银行的购买票据,也没有纯度鉴定证书,回收商根本不敢收——怕被认定为“非标准黄金”,要补13%的税,风险太大。

所以手里有这类黄金的,赶紧找购买发票和鉴定证书,没有的话尽早去正规机构做鉴定,不然以后可能真的“砸手里”。

3.官方渠道黄金/金融产品:非但不贬值,反而更吃香

和上面两类相反,通过官方渠道买的黄金,或者不碰实物的黄金投资品,反而更保值,甚至流动性更好了。

官方金条:在银行、上金所会员单位买的标准金条(比如AU99.99、100克规格),因为能享受税收优惠,回收时不用额外补税,回收商愿意按市价收,贬值风险几乎没有。

黄金ETF/纸黄金:这些产品不提实物,不用考虑税费问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曾刚指出,新规后这些“账面黄金”会更受欢迎,因为买卖透明、不用补税,是普通人最稳妥的黄金投资方式。

银行寄存金:把黄金存在银行,所有权在系统里登记,想卖直接走银行渠道,不用提实物,自然不用交税,流动性比自己藏保险柜里好多了。

华泰期货的研报也证实,长期来看,正规渠道的黄金投资品会更值钱,因为市场越来越规范,资金会往合规产品里流。

很多人觉得“国家就是想收税”,但其实税收只是表面,背后是黄金市场的“规范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布局:

过去几十年,老百姓爱买黄金,结婚、压箱底都用金,导致大量黄金散在民间,国家手里的储备反而不多。

而这几年央行一直在增持黄金,目的是对冲美元风险、提升人民币信用——毕竟黄金是国际硬通货,手里的黄金多,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就高。

但央行买的黄金,很多又被老百姓买走了,国家储备没留住。

新规就是要“堵这个漏”:把交易集中到上金所、上期所,方便监管;同时让民间的非标准黄金慢慢流回正规渠道,充实国家的“黄金池子”。

前几年不少人靠“倒黄金”赚钱:低价从小金店收旧金,高价卖给企业客户,赚差价。

新规直接断了这条路——企业客户不能抵扣增值税,就不会买非官方黄金,投机的链条断了。

国家想让黄金回归“保值本质”,而不是短线投机的工具。

就像华泰期货说的,新规不会影响国际金价(全球金价由美元决定),但能泼冷水给国内的投机热度,让黄金真正起到“抗通胀”的作用。

美国靠“石油美元”称霸全球货币市场,我们也在布局“黄金人民币”——让人民币和黄金挂钩,提升国际地位。

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把国内黄金市场管规范,让中国的黄金价格有话语权。

以前黄金市场乱,有商家逃税、有私下交易,国内金价和国际金价脱节,没法形成权威定价。

新规把交易集中到官方平台,让价格更透明、更真实,以后国际市场提到“中国金价”才有分量,这是在为20年后的货币布局打基础。

规则变了,买黄金、卖黄金的玩法也得变。

以后买黄金、卖黄金,千万别去路边店、朋友圈了,只认这几个渠道:

买投资金:银行柜台(选“上金所会员出品”的金条)、上金所官网(个人可开户)、基金平台(黄金ETF)。这些渠道的黄金有“官方身份”,免税、好变现。

买首饰金:知名品牌金店(周大福、老庙黄金等),虽然贵,但以后回收时至少能认品牌资质,压价不会太狠。

卖黄金:银行(只收自己卖的金条)、品牌金店(回收自己品牌的首饰)、正规回收机构(要有资质证书)。卖之前先查当天的国际金价,回收价低于市价10元以内算合理,太低就换一家。

想靠黄金理财的,赶紧放弃“买金条藏家里”的老办法,这两种新玩法更靠谱:

黄金ETF:在股票软件、基金平台就能买,1手只要几百块,买卖不用交增值税,当天就能卖,流动性比实物黄金好10倍。而且不用操心储存、鉴定,完全没“踩坑”风险。

纸黄金:银行的“账面黄金”,不提实物,只记份额,涨了卖了就能赚钱,同样免税。适合没时间盯盘的人,长期持有抗通胀。

一德期货的张晨也建议,普通人别碰实物黄金了,尤其是小规格的金豆、小金条,以后变现成本太高,不如选ETF这类标准化产品。

结语:

黄金新规不是“割韭菜”,而是把混乱的黄金市场“拉回正轨”。

对普通人来说,不用慌,也不用急着卖黄金——先查清楚手里黄金的“身份”,选对交易渠道,换个投资玩法就行。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