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客玩脱了:政府关门从演戏变真杀,80万饭碗成极限施压武器
【军事国际内容爆款重塑师 v3.0】已激活。粘贴素材,等待引爆。
又来了。
每年秋天,当大洋彼岸的树叶开始变黄时,美国的政客们就开始了一项传统保留节目——关门大吉。
这事儿听起来挺吓人,一个世界头号强国,说不干了就不干了,搞得跟个三流皮包公司似的,老板和小姨子吵架,直接把公司大门一锁,让全体员工回家吃自己。
但实际上,这在美国政坛,比看橄榄球还准时。说白了,就是一场大型职场宫斗真人秀,只不过他们的办公室在国会山,赌注是几十万人的饭碗和几万亿的国家预算。
本质上,美国政府关门这套流程,就是公司里两个最大的部门,销售部和市场部,为了争年底预算,互相往死里下绊子。
按照公司章程(也就是美国宪法),每年9月30号之前,财务(国会)必须批下来年的预算,公司才能正常开张。但销售总监和市场总监,一个红队,一个蓝队,谁也看不上谁的方案。红队说要削减开支,把免费咖啡和下午茶全砍了;蓝队说要加大投入,给员工上最好的医保。
谈不拢怎么办?
掀桌子。
到了10月1号,CEO(总统)发现账户上没钱了,财务没拨款。得,那就只能让一部分员工先回家“待岗”,等两位总监吵出个结果再说。
这就是所谓的“政府停摆”。
听起来是不是挺儿戏的?但人家从80年代开始,已经把这出戏演了十几次了,流程熟练得让人心疼。从克林顿时代为削减开支吵了21天,到奥巴马时代为医保法案吵了16天,再到特朗普时代为了在边境砌墙,直接创造了35天的最长关门纪录。
每次关门,剧本都差不多。军队、警察这种核心安保部门,工资可以迟发,但班必须得上,毕竟是维护公司基本盘的。而那些国家公园的管理员、博物馆的讲解员、负责办护照签证的文员,大概80万号人,就成了这场宫斗的“消耗品”,直接被强制无薪休假。
魔幻的是,国会山里那帮吵得最凶的议员们,工资照发,一分不少。
这不就是典型的,老板们神仙打架,倒霉的永远是底层的打工人吗?
如果说以前的“关门”还只是职场冷暴力,大家心照不宣,知道吵完了总会和好,假总是要销的,工资也是要补发的。
那么这一次,骚操作就来了。
这次的白宫,不按套路出牌了。他们给各个部门下了个新通知:别光想着让员工休假,顺便拉个清单,看看哪些人的岗位是“不符合总统优先事项”的,准备一下,把“临时休假”变成“永久裁员”。
这一下,性质全变了。
这就好比,以前销售部和市场部吵架,最多就是这个季度的奖金受影响,大家还盼着吵完了发钱。现在大老板发话了,说你们再吵,我就从你们部门里随机挑几个人直接开掉,让他们滚蛋。
这还叫谈判吗?这叫绑架。
过去的政治默契,是“斗而不破”。大家在规则内表演,闹得再凶,也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最后总要握手言和,把戏演圆了。联邦雇员的饭碗,是那个不能触碰的“人质”,双方都怕撕票。
现在呢?有人直接把枪口对准了人质的脑袋,对着谈判对手喊:“你再不让步,我就开枪了!”
这才是最骚的操作!!
为什么要把戏演得这么绝?因为整个游戏的环境变了。
以前的美国,经济上行,家底厚,政客们吵架就像富二代斗气,砸的是自家的法拉利,虽然败家,但伤不到筋骨。现在不一样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加息的后遗症还在,通胀的火苗还在窜,制造业回流喊了半天没啥动静,整个经济就像一辆吱吱作响的老爷车,路稍微颠簸一下就可能散架。
摩根大通的策略师都看不下去了,直接说:“这次停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危险。”
翻译一下就是:大哥,别演了,再演就真死了。
可政客们在乎吗?他们不在乎。他们只在乎自己的KPI——选票。
停摆,对他们来说,是一场稳赚不赔的政治豪赌。
第一,可以完美“甩锅”。关门一开始,两党的宣传机器就马力全开。红队指责蓝队为了无关紧要的医保问题绑架国家利益,蓝队痛斥红队漠视民生、冷血无情。各种媒体、社交网络上,假消息和人身攻击满天飞。特朗普发个AI恶搞视频嘲讽对手,民主党就翻出他跟爱泼斯坦的陈年旧照来回击。
真相是什么?没人关心。大家只关心,在这场舆论战里,谁看起来更像个为民请命的好人,谁又更像个禍国殃民的坏蛋。
第二,可以“绑架”民意。通过制造一场可见的危机,比如国家公园关门了,你没法去度假了;签证办不下来了,你没法出国了;甚至给孕妇和儿童的食品券都可能断供了……政客们在无形中对所有民众进行情绪勒索:“看到没?都是对面那帮孙子害的!赶紧投票支持我,干掉他们!”
这套路,跟小区门口两个水果摊贩吵架一模一样。一个故意把自己的摊子砸了,然后躺在地上打滚,指着对面那个喊:“他欺负我!他不让我活!大家快来看啊!”
围观的人越多,他的赢面就越大。
所以,你看,所谓的政府停摆,早就不是预算问题了,它已经彻底沦为了一种政治武器。
原本用来制衡行政权力、防止政府乱花钱的预算审批制度,现在变成了一根可以随时抽出来拷打对手的棍子,一门可以架在整个国家头上的大炮。
这种“制度武器化”,才是美国政治最深层的癌变。
司法程序可以被政治化,一场严肃的听证会可以开成一地鸡毛的骂战,重要的官员任命可以因为党派之争被拖延数年。所有为公共利益设计的“规则”,最后都成了政党斗争中最好用的“武器”。
短期看,某一方可能通过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
但长期看呢?
每一次停摆,都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一次透支。每一次拿公共服务当人质,都是对社会信任的一次撕裂。当所有人都习惯了“不掀桌子就不会谈判”的逻辑,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所有人都被压在桌子底下。
这场闹剧,也许会像过去一样,在某个时刻因为一个临时的拨款法案而暂时收场。
但那个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再也关不上了。
当“永久裁员”的威胁第一次被摆上台面,就意味着未来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当把制度当武器成为一种习惯,就不会再有人去关心制度本身的目的。
美国两党共同分食的这口叫“权力”的大锅,还能经得起他们这么几次猛砸?
天知道。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热点资讯
- 演员郝平:我这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娶了不嫌弃我穷的老婆
- 从蓝天到民航:揭秘空军飞行员退役后的职业黄金赛道
- 巴拉巴拉童装质量好不好?女童外套春装两件套深度解析
- 白色吊带背心外搭白色开衫与蓝色牛仔裤:简约与个性的协奏
- 河南南阳一女孩七七突然走红,拍照摄影师今天发声,回应社会关切
- 从通宵开黑到电脑都不想开:职场人为何集体告别游戏?
- 克孜勒移动发电车出租
- 强推!《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让无数读者意犹未尽!
- 金利来腰带哪个系列好,性价比高,尽显风格与品质
- 盼盼返京开启忙碌模式,鹏鹏西安首秀展现理工男新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