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初伏第一天,建议:少吃绿豆生姜,多吃4样,为三伏补阳气
时间过得真快!当我们还在想着小暑节气的时候,却不知道当下已经悄然来到了三伏天。进入伏天,天气会变得异常的炎热,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明日是公历的7月20日,2025年的初伏就正式拉开的序幕,在此后的30天当中,将是全年湿邪肆虐,高温频发的一个日子。
初伏有什么特点呢?
初伏之“伏”,源自《阴阳书》“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的古义。此时天地阳气达至顶峰,人体却呈“阳浮于表,阴伏于内”的特殊状态:体表汗孔舒张,脾胃反易虚寒。
而且这个时候,地表热量持续累积,湿度攀升,形成“上蒸下煮”的闷热牢笼。更特殊的是,今年三伏仅30天,是近十年罕见的“短伏年”,但极端高温,再加上雨水,湿邪尤甚,稍有不慎便致寒湿入侵,秋冬病痛埋根。
在初伏的时候,饮食格外的重要,7月20日初伏第一天,建议:少吃绿豆生姜,多吃4样,为三伏补阳气。
为啥这个时候少吃绿豆和生姜呢?绿豆,虽清热解暑,但其性大寒。过量食用会抑制脾胃运化,导致水湿停滞,引发腹胀、泄泻。尤其对阳虚或脾弱人群,无异于雪上加霜。生姜性辛热,初伏时若空调房久坐、冷食过度者,少量食姜可散寒。但若本就内热亢盛,再食姜犹如火上浇油,易引发口疮、便秘。
明代《遵生八笺》中记载:“夏月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宜暖食温饮”,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多吃一些补阳气的食物,为后续的三伏天打好基础。
初伏补阳,绝非盲目进补,而是借天地阳气之盛,以食为媒,温养内在之虚。那么补阳气最适合吃一些什么菜呢?
第一样:胡萝卜羊肉汤
羊肉性温,可温中暖肾,促进排汗排毒,实现“以热制热”。江苏、山东等地“伏羊节”千年传承,正是印证。
推荐食谱:胡萝卜羊肉汤
做法:羊肉焯水去腥,与胡萝卜同炖,炖的时候,记得用开水去炖,这样香味更浓郁。汤成后撒胡椒粉,暖胃不膻,尤宜手足冰凉者。
第二样:南瓜薏米大枣粥
南瓜是甘温养胃的黄金卫士,在这个时候,也适合去多吃一些,其口感鲜甜,尤其是老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为胡萝卜2倍),可调节电解质平衡,缓解汗多疲劳。其性甘温,恰中和伏天脾胃虚寒。
推荐食谱:南瓜薏米大枣粥
做法:把老南瓜切块,与薏米、红枣同煮。薏米利湿,红枣补血,这样熬煮出来的粥,有着健脾祛湿的作用。
第三样:山药炖鸡
山药是平补脾肾的黏滑珍品,山药性平,含消化酵素与黏液蛋白,能修复胃黏膜,缓解冷饮、空调导致的脾虚腹泻,被誉为“神仙之食”。
推荐食谱:山药炖鸡汤
母鸡焯水后与山药同炖,枸杞收官。鸡汤补气,山药固本,虚不受补者最宜。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来上一道美味的鸡汤。
第四样:茴香猪肉饺
茴香是祛湿通阳的香气领袖,它性温不燥,所含茴香脑可促进胆汁分泌,加速油脂分解,化解暑湿困脾之腻。
推荐食谱:茴香猪肉饺
做法,把茴香清洗干净,然后再把它切碎,找一个容器放进去,拌入肉馅,佐姜末、香油。伏日食饺取“元宝藏福”吉兆,更助阳气升发。
老话常说“入伏不补,秋来受苦。”初伏补阳,实为“冬病夏治”的延续——借天力排寒湿,为秋冬蓄能。明日是7月20日初伏首日,不妨炖一锅羊肉汤,煮一碗山药粥。我们以温热对抗虚寒,以甘平抚慰焦躁,在整个的三伏天当中,也能够顺顺利利。
热点资讯
- 从蓝天到民航:揭秘空军飞行员退役后的职业黄金赛道
- DNF手游:四大职业榜单发布!奶妈首次力压鬼泣夺魁!
- 从通宵开黑到电脑都不想开:职场人为何集体告别游戏?
- 演员郝平:我这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娶了不嫌弃我穷的老婆
- 河南南阳一女孩七七突然走红,拍照摄影师今天发声,回应社会关切
- 盼盼返京开启忙碌模式,鹏鹏西安首秀展现理工男新风采
- 创业必须做大做强吗?《小而美》:规模不是护城河,持续盈利才能
- 巴拉巴拉童装质量好不好?女童外套春装两件套深度解析
- 强推!《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让无数读者意犹未尽!
- 13.75米物流笼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