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如何逆势突围越南加税风电塔格局颠覆
越南关税围堵,中国制造怎么破局?
说起越南近一年的动作,大家几乎都在同一频道,不止贸易圈,风电、钢铁、纺织,不管是哪一行,仿佛都感受到了那股“冷风”,越南突然对中国风电塔加征97%的天价关税,谁看了不觉得离谱,我觉得,还有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就是这种“激进关税”,背后其实暴露了越南经济的真实焦虑,今天我想换个角度聊聊,面对越南的“贸易绞杀”,中国企业能不能找到新思路?
大家都知道,越南近年对中国产品步步紧逼,之前的钢铁、接着是风电、随后又把聚酯长丝也拉进了黑名单,中企都有预案,要么“正面硬刚”,要么寻找“新出口地”,就像江苏振江新能源,就算越南查得再严,也能凭借精细核算和合规流程,破关拿下0税率,这就说明贸易制裁并非“铁板一块”,它其实有很多漏洞。
越南这么做,真的是为了保护本地产业吗?我看未必,因为,反观越南本土的产业数据,仅风电设备自给率还不到10%,高端钢材也仅有20%,也就是说,他既要依赖中国供应链,又要跟中国“掐架”,这种“双标”,一眼就能看穿,越南本地企业也开始“喊痛”,据媒体报道,胡志明市有家风电开发商,风机成本一下暴涨了110万,项目基本全都搁浅了,可见,关税政策多是政治姿态,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无敌”。
既然“围堵很猛”,那中国企业又该怎么办呢?除了积极应诉,大家还有很多迂回战术,就借助RCEP,把产能悄悄向东盟其他国家转移,或者,干脆转向中东、南美市场,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风电对越南的出口依赖度,从以前的60%,已经跌到25%,这说明,“一招封锁”并没有奏效,反而倒逼中国制造走向全球,边缘市场个个崛起。
这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贸易绞杀,就像2018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板加税,结果印度市场的订单一下暴增,据中国产业协会数据,印度全年新增装机量超过4GW,其中近80%都是从中国供应,另外,在汽车行业,墨西哥为了吸引外资,特意把汽车零部件关税降到了5%以内,结果上汽、比亚迪就在墨西哥设了新厂,绕开了美欧高关税,这些案例都说明,被动并非“死路一条”,反而能逼出新路。
不只是大企业有“破局招”,中小企业其实也存活之道,有的小厂家合伙找律所,抱团应对调查,简化清关数据,成本一下就压下来,贸易壁垒并不可怕,真正难的是信息滞后以及应对的组织力,谁能“组队作战”,谁就能活得更久。
细细分析下来,越南这一轮关税攻势,其实有点“战略自杀”的味道,他2030年规划要装20GW风电,可如今风机成本暴涨,大家都不敢投新项目,直接拖慢了整个进度,另外,造船、家电这些链条也会被拖累,据越南工贸部官方口径,单是风电关税,就让本土开发成本涨了30%,很多项目直接停工,这还没算未来的技术升级压力。
从整个大趋势贸易壁垒还是会两败俱伤,越南既想借中国产能,又想保护自己产业,结果“吃力不讨好”,中国商务部早就预警过,中企不再只盯着越南市场,全球化布局就是“对标方案”,正如波士顿咨询的分析,东南亚市场未来三年风电装机增速即将放缓,反而中东、南美增长最快,中国制造已经提前完成“市场多元化”,关税围堵只是“阵痛期”。
政策变化太快,大环境也没有绝对安全,比如今年,欧盟刚提新的碳边境税,美国又补贴本土风电巨头,就算中国企业能“迂回突围”,但数据合规、绿色认证、供应链升级,这些也都变得越来越重要,谁能前置布局,谁才能主动掌控命运。
遇到贸易壁垒,别急着喊冤,更要趁机升级软硬实力,集中精力搞技术突破,尤其是在高端钢材、智能风机这些领域,一旦技术“卡脖子”被解决,再高关税也只是“空中楼阁”,越南本土地价、人工成本本就连年走高,最后必定是“外来设备难买,本地项目停摆”,两头受损。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其实每次面对贸易制裁,国内总会有“被打压就要退场”的担忧,可历史一次次证明,关键时刻能逆风翻盘的,往往还是那些敢于战略调整、技术突围、全球布局的公司,这一次或许又是中国制造的一次新考验。
对于所有在海外拼搏的中国企业,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聊聊未来贸易壁垒一定会越来越复杂,除了应对关税,大家该不该主动参与当地产业升级呢?和越南企业合作搞本地制造,或是在当地投资研发,大家觉得这种新模式有机会成为“破解贸易围堵”的利器吗?
热点资讯
- 「社保真相」交满15年就停缴?每月少领上千元!这笔账你算清了
- 万能钥匙为什么连不上WiFi?——破解连接背后的机制与误区解
- 2025年游戏机十大品牌排行榜出炉,这10款性能超强,游戏体
- 不忍放手的《八五彪悍小辣妻》,超有爱片段,男女主角撒糖无数!
- OHBT眼膜怎么样?提升眼部肌肤的护肤利器
- 防城港宝马7系法拍,首次流拍,二拍多人抢拍
- 李亚鹏王菲昔日同框,方圆视界见证岁月流转
- 一步短裙搭配小西服,身姿高挑修长!
- 老于谦豪宅曝光,生活细节令人震惊,真是人生赢家
- 2025女排世锦赛16强仅余两席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