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被误解的“耗材”?赵子龙7进7出的真相

点击次数:87 发布日期:2025-11-21

提起赵云,多数人脑子里立马跳出长坂坡七进七出的画面:

白袍银枪,于万军之中怀抱阿斗,枪挑夏侯恩、血溅当阳桥,活脱脱一尊“战神”。

但翻开《三国志》才发现,正史里的赵云从不是冲锋陷阵的先锋,反倒更像刘备身边最可靠的 “贴身管家”,或者叫“职场耗材”,他的职场路径,藏着比“武神传奇” 更实在的职业逻辑。

赵云的职场起点并不算高,早年追随公孙瓒时,即便主动请缨出战,也只被派去做后勤调度。

换作旁人,或许早想着跳槽或争功,甚至心生怨怼,但他却沉下心把琐事做到极致。有次公孙瓒与袁绍对峙,后方粮草被劫,唯独赵云负责的粮道因布防严密、调度有序,硬是顶住了敌军三次偷袭,还顺手收拢了溃散的败兵。这种“交办之事必达极致” 的态度,让后来依附公孙瓒的刘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公元 200 年,赵云在邺城正式归附刘备,从此成了蜀汉集团的 “核心耗材”。

刘备给他的第一个职位是“主骑”,说白了就是贴身护卫队长,专门负责刘备的人身安全。这活儿看似不起眼,却得时刻提着心,随时准备牺牲自己救主公。

比如当阳溃败时,众人只顾逃命,唯有他逆行回营救主;

有次刘备在徐州被吕布偷袭,仓皇出逃时连家眷都顾不上,是赵云乔装成商贩,在乱军中找到甘夫人,连夜护送到安全地带;

还有孙夫人带阿斗东归,又是他当机立断驾船拦截……

做的都是有去无回的“耗材将军”的活。

后来刘备入蜀,特意留赵云担任“留营司马”,掌管荆州后方的内务与安保,连孙夫人的部下都归他节制。

当时孙夫人带来的东吴侍卫骄横跋扈,时常骚扰百姓,赵云不卑不亢,一边按规矩约束侍卫,一边又顾及孙夫人的颜面,没让矛盾激化。更关键的是,当孙夫人要带阿斗回东吴时,赵云当机立断,联合张飞,硬是把蜀汉的“未来继承人” 抢了回来。这桩事里,他既守住了刘备的核心利益,又没彻底撕破与东吴的脸,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刘备称帝后,关羽、张飞都成了手握重兵的地方都督,赵云却依旧留在中枢做“中护军”,主管中央禁军,还负责选拔监督武将。这个职位要的不是冲锋陷阵的勇猛,而是绝对的忠诚与公正。

更难得的是赵云的“边界感”。因为他知道,他再怎么劳苦功高,也绝对不会像关羽、张飞一样和主公刘备可以称兄道弟,所以他从来不敢像关羽那样恃功自傲,也不似张飞那般任性妄为。

有人替他抱不平,觉得他资历够深却没得到外放统兵的机会,他却毫不在意,依旧把禁军训练、宫廷安保这些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刘备临终前特意嘱托刘禅“子龙可托大事”,正是认准了他这份可靠。

比起关羽的傲气、张飞的鲁莽,赵云更像职场里最让人安心的伙伴:不抢风头,却在关键时候托底;不计较职位高低,却总能守住核心责任。

刘备信任他,不是因为他能横扫千军,而是因为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必须做好。

这种时刻谨记自己是“耗材”的本事,让赵云的靠谱,远比勇猛更难得。

你身边有赵子龙这样“耗材式”的靠谱同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