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地华人攻击
孟磊。16岁开始创业,2014年创立皇包车旅行,对接90个国家11万名当地华人,为中国出境游客服务。下面是他的口述,程苓峰增删提炼。
海外讲中文的黄皮肤有一个亿,但成分复杂。80年代末出去一批老华侨,收入好,有地位,強烈的想融入当地社区。但最近几年出去的年轻人,他们看西方是作为旁观者,不自卑,沒有要融入当地的想法。
这个反差的背后挺简单,老华侨出去时中国还穷,今天年轻人经历的中国正由富而强。
某些老华侨,一直没能成为欧洲人或美国人,但也不是中国人,也回不来了。他们对祖国不赏识,不认同,有点酸酸的感觉,有种莫名的情绪始终摆不掉。
疫情后有一批新的中国人出去,很有钱,手里资金上亿的都不少,也不是饭桶,有认知,年富力强,想做事,这是股新的能量。有个朋友去日本做民宿,也就几年,拿下五六千套房源,让人震惊,日本人比不上他。
老华侨看到这帮人,情绪反差更大。
北美二代和跟欧洲二代不一样。北美二代多数已经失去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不喜欢父辈的东西,他们只是会讲中文的老外,有时连中文都不会讲。到了三代更明显。
但欧洲這些小语种国家的二代,一般是跟着制造业外溢过去的,比如广东人、温州人,他们的文化传承保存的比较好。也可能欧洲是老貴族,文化本来就保守。
如果在北美,大家一上桌吃饭,你就知道这个是二代,变异明显。但在欧洲,你不太容易察觉出谁是二代。
在日本,中国人没有任何融入,就算到第三代,也是中国人,他们没融入当地的想法。就算公司上市,娶了日本老婆,他跟日本人在一起是日本人,但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日本人,一旦不跟日本人在一起,就一个人时,他就忽然变回中国人。
他们入籍率很低,一般只拿永驻居民。孩子也要送进中国人的环境里,请家教也好,大家凑一起搞个培训班也好,中文教育不会放弃。
在韩国,朝鲜族能融进去,到了二三代你看不出来这是中国人。但汉族,尤其山东过去的一帮人,他们没融入。
在美欧日韩这个发达国家圈子里,美国跟其它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统治者。而恰好,美国对华人的同化能力也是最强。
但还有个不一样,在欧洲日韩,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强大的主体民族,而美国是大熔炉,靠移民支撑的多元文化。这对外来人种的同化能力也最强。
自由多元和统治地位,可能是美国国力的两张皮而已。
在东南亚,各个国家有区别,泰国没有华二代,被严重同化,那些人讲英语和泰语,到第三代基本不认识中国字,90%是这样。
马来有几百万华人,非常抱团,被称为华族。他们在马来不是少数族裔,而是少数民族。因为他们有完整的文化教育,有庙宇、有宗亲、有商会。他们把自己叫做马来华人。
在菲律宾,为了在当地有个照应,必須融入,拿国籍的混血很多,他们很低调。最近这些年新过去的,都是跟着企业过去的,也不想在当地安家落户。
在印尼创业的中国人很多,基本上很疯狂,做什么的都有,很高傲。见面我会对他们说:大哥,能不能收敛一点。他们感觉可以在当地摧枯拉朽,其实也未必。
中国人的优越感是因为,热带的人,感觉就是不动脑子,连动脑子这个想法都没有,比较懒,这是从地理环境习得的文化惯性。
海外华人对中国,在亚洲的属于一类,就算他说中国的不好,但也是爱国的。他说你不好,是因为爱之深恨之切。他内心里希望你好,如果你好,我开心,我也会努力,这是我的祖国。
但还有一类,比如北美,同样是说你不好,但他也不期望你好,他不关心你,你跟我没关系。他谈论中国,跟谈论墨西哥或者菲律宾是一个感觉。
欧洲是在上面两类的夹缝,他关注你,但觉得你好不了,嫌弃你。英国的感觉是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可能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在中间。
有个朋友跟我讲,他观察到的是,不止在海外住了多年的华侨是这样,最近10年出去创业的人也类似,去亚非拉的,对中国的自豪感会更强,去美国的,看到中国的缺点更多,去欧洲日韩的居中。
他最后总结了一句,说到底,人都是经济动物,都是慕强的。
什么是中国人,就是儒家那个风范,羞涩,谦虚,不打扰别人,不激进,不张扬。但白人就是肆意,很个人化。日本人跟中国人几乎没差别。
在印尼马来菲律宾这一带,老一代移民,他们比现在的中国人更中国,是民国风的中国,他们还在讲门当户对,知书达礼。他们的做派比今天的中国人有味道。他们羞于谈钱,只跟信得过的熟人做生意。
欧洲很装,我去其它地方是穿休闲服,去欧洲才会西装领带,出席商务活动,还要把手绢叠一起放上衣兜里,否则他们真的会说你不合适。
他们以装为荣,觉得我活的比你好。欧洲人看你怎么都是暴发户,根深蒂固这么想。
我们在欧洲融入很难,落地很痛苦。当地华人总是告诉你“不可以”,脑回路是从“不可以”开始的。
但我们都是从“可以”开始的,有问题解决问题。他们下意识就是觉得你在破坏,要乱来,要阻止你。很难搞。
我们到每个国家都有合规的问题,我们就看Uber怎么做,就照着做,其实外国官方需要的就是两个东西,税收和安全。
但当地华人几乎就只会攻击你。在那一刻,我都觉得他们不是公司员工了,就会吵架。一到下班时间他们就走人,除非你硬来,不准走,否则他们真走。
他们是帮夹缝人。会把一切关于中国的好消息都当成假消息。80年代出去那帮人,错过了改革开放的红利,而今天我们又看不起他们。
在欧洲那个保守环境里,还存在贵族优越感的社会里,他们需要比欧洲人更保守,才能获得认同,他们要表演过度,这是安全需要。
所以其实纯老外反而更好落地,他们不用表演,务实,帮你解决问题。
东南亚的华人,所有中国节都过,而且更重视。他们在圈内互相通婚,为了文化不被稀释掉。他们有华校可以学文化,真的学四书五经,真的写毛笔字,不是爱好,而是正式课程。
家里吃饭时是不会哈哈大笑的,尤其女人非常文静,真的有一种传统的美。
现在中国的女权很扯淡,我有两个女儿,经常看B站也受影响。我跟他们认真讨论,我说,假设这是个母系社会,我来争取男权,女人干嘛我也要干嘛,女人生孩子我也要生,那这个社会等于没有男人了。如果要完全平等,女人能不能像男人那样喝酒、打架、熬夜。
男权不是要把男人活成女人,女权也不是要把女人活成男人。绝对平等是很扯淡的。绝对平等不是十个东西一人一半,这是错的。
我们要尊重天生性别带来的差异。比如男女厕所不能面积上五五分,根据两性差别估算占用厕所的时间,所以平等的结果可能是女厕是男厕两倍。
今天女权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从小把女性的特征污名化了。比如来大姨妈,是个被压抑的事,力气小是不好的事。女人没被平等对待,所以今天多数女权是应激反应。
最好的状态是没有性别高低,也没有大男子主义,所以也不会有女权。
中国人到东南亚有优越感,西方人去了也是一样。我去马尼拉的博物馆,是个草棚子,他们的文化主体的意识非常弱。东南亚国家前十的财团,不管表面上是不是中国人,背后100%是中国人。
华人在其它国家,在其它肤色中间,有不安全感,历史上也受过迫害,所以隐隐约约的需要自我保护,方式就是抱团,而传承文化、有身份识别,是抱团的最隐形又最有效的工具。
所以在泰国不存在抱团,因为泰国很包容,不反华,是佛教国家,不会欺负你,不会看到你饭店开的大就跑來砸。所以二三代基本被同化了。
有些种族不包容,全世界都公认,但也很好理解。因为从祖上开始,老是受主流文明的欺负,那就必须用更倔强的方式自我组织,外人看起来就是封闭。但这跟华人在东南亚要抱团是类似的。
中国越来越强,所以海外华人愿意跟我们链接,挣钱是刚需,但自我身份的确认是底层的,说到底还是抱团。
中国人出去旅游的规模很大,2024年大陆到日本就有近900万,20%跟团,70%是可以定制化的客户,人均花一万二,是一千亿市场。
我们做的事,是对接当地华人给中国游客做陪伴,但要构建相互感觉都好的关系,要创造体验,很费劲。
我们跟当年左辉在链家做的一样,把经纪人这个事重做一遍,买卖双方相互都要有尊严。在链家之前,押金要不回来很正常,中介脖子上戴着大金链子,用假房源骗客户,因为它是生人交易,又是低频交易,很难被规范。
旅行的所有需求都是动态变化的,需求跟生产和交付同步发生,感受是个性化的,情绪化的,而不像滴滴交付的是从A点到B点的位置移动,只求效率。
中国人出海,就是做生意,目的比较纯粹,没其它想法。有机会就想把当地变好变富,这样我也能挣钱。这跟中国人的性格有关,不爱惹事,就想把小日子过好,这个东西老外理解不了。
中国人是最可爱的老百姓,全世界独一份儿,忍辱负重,很有弹性,不妨碍别人。多数人很乐观,就算会吐槽,吐完了又去干活了。
但欧洲人500年前出海是为了开拓疆域,他们海盗出身,就是要当老大。欧洲人罢起工来就不讲道理,我有次去伦敦,还在中途,他们忽然宣布要罢工,就走了,把我晾在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地方。他们说起话来很绅士,“对不起,我们开始罢工了”,其实很流氓。
看马斯克搞美国的公务员,很羡慕,但其它国家也不能按部就班的照着做,完全自由一定是错的,因为人的贪嗔痴会顺着自由跑出来。解决这个问题要靠组织,组织就是互相监督。
东方人是功德优先,为集体,为家,然后才为自己。西方人是反着来,个人诉求要最先满足。他们要欲望为先,这个欲望是中性词。
中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美美与共,我们享受这种状态。但西方人是我要先好起来再说,如果你好对我有好处,那我希望你好。如果你好对我有坏处,那不行。而且他没有负罪感。
应该在中间有个位置。我非常认同中庸,但要有个系统,能把中间路线维持住。
西方人对大自然、对艺术的好奇心是发自骨子里的,令人羡慕。他们那种生命力的释放,就像喝了酒一样,是动物性。
你去看欧洲的艺术,他们祖上的私生活极其混乱,今天跟母亲睡,明天跟妹妹睡,像吃饭一样平常。这在东亚大陆是不可想象的。
西方是海洋民族,人一旦在海上,看不到陆地,就是啥都能干,谁都管不到,坏的想法就不自觉的冒出来了,那是人性。
陆地不一样。就算在深山老林里,也没人,但我撒个尿都不敢。说不定有个坟头就看着你,说不定草丛里有双眼睛盯着。
因为山里面,有人留下的痕迹,有各种动物生活的痕迹,有历史的积累。但在海洋上看不到,它没有记忆,空白的让人心慌。
人在陆地上和海洋上,绝对是两个物种。
问:你的太极球是什么。就是打通矛盾,让双方不对抗,而是相生。
孟磊:视人为人。
把自己当人,也把其他人当人,把每个人当人。也不看高自己,也不看轻别人,就是平着看。人既不高尚也不卑鄙,或者既高尚也卑鄙。高尚和卑鄙都只是形容词,也没有褒贬,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遇到事,不要觉得不应该发生,其实都应该发生,本质上没什么好坏。人就是人,就没有内耗。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热点资讯
- 常规换人成就金子般进球 申花赢球感谢天意 泰山两连败
- 有他国参与战局?7月5日上午俄乌局势有新动态
- 连央视都关注了,体坛的人情冷暖在接连退赛的全红婵身上显露无遗
- 一枝独秀,吊打诸天的大神之作《绝世强者的我以为自己是弱鸡》,
- 穿越七零,锦鲤女主开挂逆袭记
- 万万没想到!曾经被宋丹丹“告诫”的杨紫,才是白玉兰最大的赢家
- 四川眉山隧道掘进有没有代替炸药的方法
- 把握趋势:小游戏出海的黄金时代—2025年度游戏商务大会圆满
- 小说:穿越黑化反派,拒做老好人,逆袭主角姐!
- 破壁机十大名牌排名排序,功能与体验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