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建水做的五环!覆盖230万人,2026年世博段先亮相,这波操作太实在
浦东最近搞了个大动作,不是修公路也不是盖高楼,而是挖起了 "水环"—— 足足五环,把 13 个街镇、199.4 平方公里的地盘圈了进来,230 万人的生活都要跟着变样。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水利工程,是要当全球滨水治理的样板,还正好踩中了 2025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点,从以前光拼经济,转成了 "人民城市为人民" 的路子,目标就是让这片区域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平时一听见 "五环",脑子里冒出来的都是北京环路的堵车画面,浦东偏不按常理出牌,把 "五环" 做成了水做的!你细品这五个环的分工,简直比家里的分工还明确。
陆家嘴那圈全是金融大佬,水环一建,谈完几个亿的生意,下楼就能在水边吹吹风,营商环境直接拉满;世博那块更懂老百姓,要搞 "人民水岸",社区里的广场舞、孩子的游乐园,甚至买菜的市集都往水边凑,还规划了 "一街镇一市集",以后逛个早市都能看水景;张江就专盯年轻人和科学家,要搞 "科创不夜城",晚上加班改方案累了,窗边就是水色,灵感说不定立马就来。
南浦环更贴心,搞 "15 分钟幸福闭环",老人买个药、小孩上个学、年轻人赶个地铁,抬脚就到;花木环就是运动党的天堂,跑步道沿着水边修,还能玩水上项目,活力劲儿能传染。现在世博水环一期都开工了,2026 年底就能用,二期明年 9 月也跟上,到时候连起黄浦江滨江步道,逛一圈下来,美景和便利都占了。
网上总有声音说 "这就是面子工程,花钱搞水环不如修小区里的路",这话我真得跟你掰扯掰扯!你算过账没?这 199.4 平方公里的水环,不光是好看,还装了智慧防涝系统,内涝响应不到 15 分钟,以后下雨天不用蹚着泥水出门,这是面子吗?
230 万人能享受到 15 分钟公共服务圈,公共设施可达率超 95%,老人不用跑三站地买菜,小孩楼下就能上幼儿园,这是实实在在的便利!再看有网友说 "这才是真为老百姓着想,既有景又有用",这话简直说到心坎里了!
以前不少城市搞滨水区,要么只搞高端商业,老百姓进不去;要么只搞网红景观,看完就没下文。浦东这回倒好,金融、民生、科创、运动全兼顾,连治理都让老百姓说话,成立 "水岸人民理事会",规划建设都听大家的,这不就是 "人民城市" 该有的样子?
就说现在开工的世博水环一期工地,跟印象里尘土飞扬的工地完全不一样。大型挖掘机轻轻扒开泥土,生怕碰坏地下的管线,工人师傅们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测量仪,时不时蹲下来核对数据。旁边还立着生态监测的牌子,水里放着监测设备,就怕施工影响了小鱼小虾。
以后这 10.3 公里的水线边上,会种上垂柳、菖蒲这些本地植物,既能净化水质,春天还能看柳丝飘,夏天能闻菖蒲香。智慧系统也不糊弄,数字孪生平台 24 小时盯着水位、水质,一旦监测到要内涝,15 分钟内就能调动水泵、打开闸门,比以前人工巡查快多了。陆家嘴水环那边,现在已经在画水边公共空间的图,不是光搞高大上的建筑,还留了不少能坐的长椅,甚至有小型亲水平台,以后上班族午休能来晒晒太阳,遛弯的老人能在这儿拉家常。
其实浦东这 "五环" 水脉,早超出了一个工程的意义,是给城市发展指了条新路子。以前不少城市搞建设,要么盯着 GDP 猛干,盖一堆没人用的写字楼;要么搞些 "网红打卡点",拍完照就没人去,把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抛在脑后。浦东这次用 "水" 当纽带,把经济、生态、民生、
科创串在一起,还让老百姓能参与进来,甚至搞出全球首个滨水公平性指数,要给全世界做样板。这说明城市发展终于回归本质了 —— 不是看建了多少高楼,而是看住这儿的人舒不舒服、方不方便。这种模式要是能推广开,以后更多城市能少点 "面子工程",多点 "民心工程",这不就是天天盼的好日子?
说真的,我身边有个朋友住在浦东三林,前几天路过世博水环工地,专门拍了视频发朋友圈,说 "以后带娃骑车不用绕远路,家门口就是水景步道",底下一堆邻居问进展。你们那儿有没有这种让人盼着的民生工程?
或者你觉得浦东这 "水五环" 还有啥能改进的地方?是多加点儿童游乐设施,还是多开几家便民小店?评论区聊聊,也给城市发展提提老百姓的实在想法!
热点资讯
- 从蓝天到民航:揭秘空军飞行员退役后的职业黄金赛道
- 演员郝平:我这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娶了不嫌弃我穷的老婆
- 白色吊带背心外搭白色开衫与蓝色牛仔裤:简约与个性的协奏
- 巴拉巴拉童装质量好不好?女童外套春装两件套深度解析
- 河南南阳一女孩七七突然走红,拍照摄影师今天发声,回应社会关切
- DNF手游:四大职业榜单发布!奶妈首次力压鬼泣夺魁!
- 从通宵开黑到电脑都不想开:职场人为何集体告别游戏?
- 强推!《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让无数读者意犹未尽!
- 盼盼返京开启忙碌模式,鹏鹏西安首秀展现理工男新风采
- 老汉开了2千公里,今年刚买的探岳,卖二手还能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