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应县木塔、穿越秦陵地宫、定制“泥人张”…… 这场数字化精品展解锁文化遗产“新玩法”
中国经济网西安9月17日讯(记者 魏金金)无需出门,触网便可查阅敦煌藏经洞文物数字资源;通过游戏化互动,沉浸体验大运河千年文明的流转不息;步入应县木塔,亲身感受斗拱与榫卯的匠心智慧;随意输入关键词,就能设计一份独一无二的“泥人张”彩塑模型……在9月16日至17日于西安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期间,配套举行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上,这一切都可变为现实。
据悉,该展览聚焦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精心设置古籍类、文物类、古建遗址类、非遗类四大板块,生动展现当前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经典项目。
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在“文物类”展区,首次复原秦陵地宫全貌《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体验展亮相,吸引众多国内外嘉宾体验。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何尊专题展区以动态光影解构何尊铭文,以数字化方式剖析“宅兹中国”深层含义。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山西永乐宫与AMD合作,通过AI技术完成壁画的数字化修复,力求重现800年前艺术原貌。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在“古建遗址类”展区,故宫造办处遗址VR体验让观众走进考古现场的“第一视角”体验。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参会嘉宾戴上智能穿戴设备,“步入”应县木塔,亲身感受斗拱与榫卯的匠心智慧。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在“非遗类”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级非遗“汉中编织”技艺通过数字化保护与虚拟创新,赋能新产品新设计。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天津美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发起的“泥人张艺术数智化创作平台”,只需输入关键词,就可以自动生成新的“泥人张”泥塑人像或场景。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在“古籍类”展区,陕西师范大学利用AI技术对破损褪色古画等进行数智化修复。截至目前,已累计修复《多宝塔碑》《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多幅字画文物。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敦煌莫高窟工作人员向参会嘉宾介绍“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使用方法。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西安碑林博物馆数字化展示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数字化内容展览展示。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展览现场,多位与会嘉宾在参观体验后,谈及对未来文博领域的展望时均表示,当前,数字技术不仅拉近了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也在重构“展览”本身。未来的博物馆将不再只是文物的陈列场所,而是一个能够跨越时空、不断生成新内容、与新观众持续互动对话的智慧场域。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助力公众更好地深度解读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脉络与人文精神,通过创新演绎,让悠久的历史文化“活”在当下、启迪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热点资讯
- 常规换人成就金子般进球 申花赢球感谢天意 泰山两连败
- 有他国参与战局?7月5日上午俄乌局势有新动态
- 连央视都关注了,体坛的人情冷暖在接连退赛的全红婵身上显露无遗
- 一枝独秀,吊打诸天的大神之作《绝世强者的我以为自己是弱鸡》,
- 万万没想到!曾经被宋丹丹“告诫”的杨紫,才是白玉兰最大的赢家
- 把握趋势:小游戏出海的黄金时代—2025年度游戏商务大会圆满
- 四川眉山隧道掘进有没有代替炸药的方法
- 破壁机十大名牌排名排序,功能与体验的完美结合
- 穿越七零,锦鲤女主开挂逆袭记
- 小说:穿越黑化反派,拒做老好人,逆袭主角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