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辽宁发声,签约完成,211中锋加盟,张镇麟交易悬念揭晓
辽宁男篮训练馆里传来一阵闷响,17岁的于善元正把篮球狠狠砸进篮筐。场边教练组交头接耳:"这小子盖帽是真虎啊,U17联赛场均4.8次,跟当年周琦有得一拼。"可转头看见他练中投十球能丢七个,又集体摇头叹气。这画面活像老母亲看着偏科的儿子——数学满分语文不及格,愁得直嘬牙花子。
韩德君拄着拐杖在场边当起临时教练,膝盖积水让他走路都费劲。"小老弟你看啊,挡拆完别急着顺下,先卡住位置..."话没说完就疼得直咧嘴。这场景看得球迷心里发酸,大韩打了十八年联赛,现在连示范动作都成问题。更扎心的是替补席上坐着刘雁宇,2米12的大个子去年场均才3.4分,防守端跟纸糊的似的,被球迷戏称"刘窗帘"——谁见谁掀。
俱乐部这次官宣来得突然,直接放出于善元特训视频。镜头里这孩子抢篮板时青筋暴起,活像饿虎扑食,可到了进攻端就变成呆头鹅。有网友翻出他去年青年联赛数据:场均11.2分里8分是吃饼,罚球命中率才54%,评论区立马炸锅。"这不就是年轻版苏伟?""你们懂啥,周琦17岁时还不如他呢!"吵得不可开交。
总经理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管理层正为内线问题抓耳挠腮。张陈治锋在美国特训迟迟不见长进,李晓旭退役后四号位只剩付豪独苗。有工作人员小声嘀咕:"早五年干啥去了?非等老将们打不动才想起育苗?"这话戳到痛处,当年放走周琦的旧账又被翻出来,球迷至今提起还咬牙切齿。
于善元自己倒是淡定,训练结束坐在更衣室啃鸡胸肉。被问到压力时咧嘴一笑:"我才17急啥?大韩哥22岁才打上主力呢!"这话透着东北人特有的虎劲儿。可转头加练时,他盯着自己38%的勾手命中率记录,眼神又暗了下来。队里老大哥们看得真切,付豪拍拍他肩膀:"兄弟别慌,我21岁前连三秒区都找不着北。"
辽宁青训教练王守强私下透露,这孩子最大优点是肯琢磨。有次输球后半夜两点还泡在球馆,保安赶人都赶不走。这种倔劲儿让教练组又爱又怕——爱的是态度,怕的是练偏了。现在给他制定的成长计划很明确:第一年就当蓝领用,专攻防守和篮板,进攻端只练吃饼和罚球。
球迷们分成两派吵得热闹。保守派翻出徐昕的例子,说年轻中锋拔苗助长容易废掉;激进派搬出余嘉豪的成长轨迹,认为就该以赛代练。体育评论员杨毅在直播里打圆场:"要我说啊,辽宁这步棋走得对错参半。对在终于肯培养新人,错在确实有点赶鸭子上架。"
新赛季战术板上,于善元的名字被画了个红圈。教练组设计了三套方案:理想情况是每场顶15分钟,当个加强版刘雁宇用;最坏打算是直接租借给吉林队练级。总经理李洪庆最近总往青岛跑,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物色大外援当备胎。
训练馆墙上的电子钟跳动着数字,于善元的罚球加练还在继续。球砸在篮筐上的闷响像倒计时,提醒着辽宁男篮青黄不接的残酷现实。场边摄影机忠实记录着每个瞬间,这些画面或许会成为未来某天的珍贵史料——要么是天才崛起的起点,要么是又一颗流星划过的轨迹。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热点资讯
- 常规换人成就金子般进球 申花赢球感谢天意 泰山两连败
- 有他国参与战局?7月5日上午俄乌局势有新动态
- 连央视都关注了,体坛的人情冷暖在接连退赛的全红婵身上显露无遗
- 一枝独秀,吊打诸天的大神之作《绝世强者的我以为自己是弱鸡》,
- 穿越七零,锦鲤女主开挂逆袭记
- 万万没想到!曾经被宋丹丹“告诫”的杨紫,才是白玉兰最大的赢家
- 四川眉山隧道掘进有没有代替炸药的方法
- 把握趋势:小游戏出海的黄金时代—2025年度游戏商务大会圆满
- 小说:穿越黑化反派,拒做老好人,逆袭主角姐!
- 事实证明:女人老了后“显老元凶”不是白发和皱纹,而是这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