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朝鲜一扫翻船阴霾,第三艘驱逐舰高调开工,绝不再让金正恩失望

点击次数:117 发布日期:2025-07-29

南浦造船厂的船坞前,红旗招展,数千工人举着标语高喊口号。 2025年7月21日,朝鲜在这里举行第三艘“崔贤”级驱逐舰的开工誓师大会。 军需工业部部长赵春龙当场宣读致金正恩的誓词:“保证446天内完成任务! ”,这意味着这艘5000吨级的巨舰,必须在2026年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建党纪念日前下水。

工期短得惊人。 国际造船业建造同级驱逐舰通常需要3到5年,即便是技术成熟的工业强国,最快也要2年。 而朝鲜只给三号舰留了14个月,比前两艘舰的建造周期压缩了三分之二。 南浦造船厂厂长尹治杰在誓师会上透露,过去一年多金正恩曾10次秘密视察船厂,亲自指导焊接工艺和设备布局。 这些行程从未被朝媒公开,直到誓师大会才首次披露。

如此赶工的直接动因,源于一场“国耻”。 2025年5月21日,清津造船厂建造的第二艘“崔贤”级驱逐舰“姜健”号在下水时突发事故:船体卡在码头边缘,舰艏结构被撞裂,半截船身斜插在水里。 卫星照片显示,现场起重机位置歪斜,船坞滑道有明显变形。 事故后金正恩下令彻查,清津厂多名负责人被拘留。 一个月后,“姜健”号经紧急修复在罗津港重新下水,但船体仍可见补焊痕迹。

三号舰选在南浦厂建造,本身就是一次“技术站队”。 南浦厂是首舰“崔贤”号的诞生地,2025年4月该舰下水时,金正恩亲自剪彩并宣布:“这艘舰证明我们已有能力独立建造现代化战舰! ”而清津厂因“姜健”号事故被踢出三号舰项目,全厂上下被要求“反思”。

但朝鲜的造船能力仍被广泛质疑。 韩国军事专家指出,“崔贤”级首舰甲板焊缝起伏达5厘米,远高于国际标准的毫米级误差。 这导致航行中舰体漏水,动力系统也屡出故障。 更棘手的是核心设备依赖外援。 三号舰的燃气轮机疑似俄制M90FR型号,烟道散热结构却比俄军自用版本简化30%,雷达则是俄制“涂金胶料”相控阵雷达的阉割版,探测距离仅240公里,相当于原版六折性能。

俄乌冲突后,俄朝军事合作进入蜜月期。 2024年6月双方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朝鲜向俄输送1200万发炮弹和100枚弹道导弹,俄方则提供舰用动力包和雷达技术。 2025年7月俄外长拉夫罗夫访朝时,朝鲜外务相崔善姬特意安排其参观南浦厂附近军事设施,被解读为“俄专家已进驻船厂”。

尽管背负事故污点,朝鲜仍计划将第四艘“崔贤”级驱逐舰交给该厂建造。 韩联社获取的情报显示,清津厂已接到设备检修通知,工人开始三班倒演练模块焊接。 这显然是“戴罪立功”的机会,若再失败,厂方可能面临造船资质撤销、技术骨干流放矿山的重罚。

前两艘舰仅船体模块拼接就耗时8个月,而三号舰要在5个月内完成同等工序。 焊接后的无损探伤、材料强度测试等关键流程,已被压缩至原周期的三分之一。 一名脱北工程师透露:“朝鲜船厂夜班照明不足,工人常漏检焊缝气泡。 ‘姜健’号事故就是因为滑道支架焊缝断裂。 ”

2025年7月11日,就在三号舰开工前十天,美军B-52H战略轰炸机在韩日战机护航下,超低空掠过济州岛海域。 这场代号“自由之盾”的演习出动了“尼米兹”号航母和日本“出云”号准航母,朝鲜则用新型导弹试射作为回应。

南浦厂的船台上,三号舰的龙骨正在铺设。 工人们把金正恩视察时强调的“分段精度控制”标语挂在最显眼位置,但角落的质检台仍堆着未检测的钢板。 厂区广播每天倒计时:“距离竣工还有435天! ”,而对于能否在2026年10月10日实现目标,没人敢打包票。